申请试用
  • 弗雷AI工厂平台
  • AI智能体集市
  • 解决方案
  • 生态与合作
  • 关于我们
返回新闻资讯
分享到微信

《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工作方案(2023—2030年)》

发布时间:2023-08-01 09:51:10

7月20日,中国气象局印发《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工作方案(2023—2030年)》,加快布局国产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技术体系建设,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基础支撑能力,建立健全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政策环境,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气象观测、预报和服务中的深度融合应用,为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该方案明确,到2025年,确定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发展路线图,形成“542”整体框架布局,即初步建立人工智能大数据库、算力环境、算法模型、开放平台和检验评估的“五大基础”支撑;启动气象预报大模型等新兴技术研发,开展人工智能新兴技术与监测预警、预报预测、数值预报和专业服务“四大领域”融合;优化人工智能创新合作和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的“两大保障”环境。到2030年,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业务能力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根据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发展路线图,中国气象局将在加强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基础支撑能力建设、开展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前沿科技研究、统筹推进人工智能研发和气象业务应用、优化气象人工智能应用政策环境等方面重点发力。重点涉及26项具体任务,包括研制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大数据库,建设人工智能气象应用统一算力环境,构建人工智能气象应用综合算法库,建设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开放平台,建立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标准检验算法和评估流程;研发大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气象预报大模型、会话式气象预报和服务智能网络机器人系统,深入开展人工智能算法的机理解释研究;加强人工智能气象观测应用和在网络安全业务中的应用,加强人工智能算法在短临和智能网格预报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在灾害性天气预警、气候预测业务、灾害风险管理和气候变化业务的应用,实现人工智能在数值模式组件的融合应用,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资料同化和误差溯源技术,研发人工智能集合预报和误差订正技术,建立人工智能赋能的多场景专业气象服务,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精细化服务技术和产品,建立智慧型气象预警信息处理技术和系统,强化人工智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应用;加强国内外跨学科科技创新合作,组建人工智能气象应用重点实验室,加强骨干团队和技术培训建设,加强气象人工智能规范和标准建设,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


中国气象局将持续完善组织保障措施,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优化分工布局,强化支撑保障。各相关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将强化主动、互动、联动机制,推进研发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形成工作合力。

扫码了解更多

集团邮箱

services@i-tudou.com (技术支持)

marketing@i-tudou.com (市场合作)

tudouinfo@i-tudou.com (投诉举报)

联系地址

西安市高新区天谷八路211号环普科技产业园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10号院东区23号楼4层

Copyright © 2018-2025 土豆数据 版权所有 陕ICP备17003088号-1陕公网安备61019002003303号

请输入
嗨,看起来您的窗口有点小!为了获得最佳体验,请调整浏览器窗口至最大